美德利差 vs 美元指數
美德利差向上擴大,表示美國與歐元區經濟差距擴大,影響美元指數上漲;美德利差向下縮小,表示歐元區經濟逐漸追趕上美國,影響美元指數下跌。
自去年(2020)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後,以美國聯準會(Fed)為首的全球貨幣寬鬆浪潮,造就了空前寬鬆的金融環境,使得2020年美元指數累計下跌6.69%,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第2大年度跌幅,投資人紛紛轉入追逐風險資產,捨棄安全標的,顯然削弱了人們持有美元的慾望。
美元指數(DXY)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之指標,由美元對6個主要國際貨幣(歐元占比57.6%、日圓13.6%、英鎊11.9%、加幣9.1%、瑞典克朗4.2%、瑞士法郎3.6%)的匯率,進行加權幾何平均計算而來,反映全球資金流出、入美國(美元)的趨勢。
從歷史走勢來看,當景氣處在多頭循環時,美德利差若反轉向下,代表美國以外的經濟體逐漸跟上美國的腳步,也可視為景氣多頭走向末端的前兆。美德利差通常領先歐股 1 至 2 年反轉,例如 2000 、2008 年時皆為如此。
美德利差 =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 - 德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。反映美國與歐元區兩大經濟體的景氣相對強弱。(德國為歐元區最大經濟國,取德國公債做為歐元區的代表)
在今年(2021)3月份開始,隨著景氣的揚升,各國央行逐步轉變態度,朝向不再過度寬鬆的方向;而在美國新一輪的財政方案出爐,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大漲, 美國對其他國家利差開始攀升擴大,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之下,帶動美元指數上漲。
通常4月是美元指數在一年中表現最差的一個月份,並且在今年(2021)的4月看來是過去10年中表現差的一個月;美債殖利率自3月底以來顯示疲軟,缺乏上行動力,而德國10年公債殖利率的漲幅在短期大於美債,美德利差縮小,對美元產生震盪影響。
今年5月,雖然美國持續圍繞著通膨的議題,但是在Fed對市場管理預期的動作之下,壓下了對升息的預期,因此美元仍承接了4月的偏弱震盪局面。
總結來說,從世界經濟的大方向來評估,仍是美國經濟強於歐元區,短期間美元指數會受到各種因素而漲漲跌跌,是屬正常的。
最新文章